◎卡維波(台灣中央大學哲研所教授)
一、動物角色扮演
軍犬就像警犬是協助軍隊防禦與作戰的狗犬,通常負責後勤物資的防盜,崗哨警戒,巡邏,尋找爆裂物等等;各國軍隊通常有特殊部門負責訓練軍犬。不過這本書講的軍犬則是一種人型犬。
人型犬在最淺薄的層次是人扮演狗。扮演動物在兒童遊戲與遊行表演中十分常見,那是外觀、服裝、道具或動作的模仿。但是「扮演動物」又不同於「動物角色扮演」,後者是深淺程度不一地涉及心理、態度、認同、情緒、習性、語言、互動(關係)、身體變化或改造,而不是停留在外表層次而已。
淺顯程度的動物角色扮演可見於(例如)模仿動物形象與動作的中國功夫,但是這些虎拳、猴拳等等,還同時要求角色扮演者必須揣摩動物的習性、心態、身體慣性、氣質等等。有些宗教民俗儀式或戲劇表演中的動物角色扮演更為深刻,但是並不融入日常生活。然而,在原始部落或初民社會中,因為動物圖騰的信仰(相信某種動物是自己的前世、祖先或親屬),會由於認同動物而使得動物角色扮演經常溢出到日常例行生活中。中國人因為有十二生肖的習俗(動物圖騰的殘留),有些人會自認為有某種動物本性,進而在日常生活中偶而會以動物角色來詮釋自己行為或心理,並且依此與他人互動。有些動物權與動物戀者則以動物的保護者、朋友、親人、戀人、性伴等角色自居,和動物分享心情,或自認與動物互相理解或感同身受;像Freedom to Marry Our Pets Society (人獸婚姻自由權組織)之類的團體即是一例。另外,還有更為深度的動物角色扮演,例如極度認同動物的某些人(有時被稱為「倣獸者」),將自己外觀整型,企圖化身變形為該種動物;像美國印第安虎人艾佛納,美國德州的前博士生Erik Sprague蜥蜴人,英國的Tom Leppard豹人都是知名度較高的。這些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動物角色扮演(像習性與人類的互動關係等)當然是極為深度的。 閱讀全文 《軍犬》序,人模狗樣︰SM的起源、謎魅與其他-卡維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