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田昌美:「噪音」的訊息價值─不排除雜音的思考

即將於7/6在台演出的噪音帝王MERZBOW在1993年的報紙社論,簡述噪音發展的脈絡,闡揚噪音的意義,在網路世界流傳多年。以下整理 Dawang Yingfan Huang (噪音藝術家、專業譯者)的部份譯文。

◎秋田昌美
music-for-bondage
日前我(以merzbow名義)跟灰野敬二、小堺文雄、masonna等人受邀參加了音速青春(Sonic Youth)樂團的一場日本公演,那場演出的樂評一面倒地使用”noise=噪音”這個觀念。 一般人會說”音樂很吵雜”,但只有少數人知道有一群人只追求噪音。

噪音作為一種藝術觀念始於20世紀初盧梭洛的”未來派”。二戰後的古典音樂潮流一度蓬勃發展,但是搖滾音樂的登場顛覆了一切: 以身體感受的搖滾樂打一開始就是噪音,尤其是在”靈性”嬉痞時代登場的iggy pop & the stooges, MC5, the velvet underground等樂隊的出現,更讓噪音穿越聽覺去影響感性。在搖滾樂高度成熟,噪音被定義為反建制工具的1970年代後期,the throbbing gristles, cabaret voltaire, SPK或whitehouse等樂團開始自覺性地使用了”噪音音樂”概念,成為第一代工業之聲。

那麼噪音指的是什麼? 音樂中多餘的、不必要的、沒有音樂性的…被排除的部分,以及任何不想聽的聲音,那麼工廠的噪音、或是卡拉OK、街頭政治宣傳車上的音樂是不是噪音,都由各自定義。 黑膠的噪音或是數位錄音的無雜音,好壞都由聽者各自判斷。 因為人腦會自動過濾想聽的與不想聽的,所以就算全部聽進耳裡都不會讓人崩潰,反倒是在無響室裡,會因為只聽得到自己的呼吸心跳與循環而令人不安乃至發狂(如德國赤軍旅領導者ulrike meinhof)。

所以為什麼有雜音的黑膠會帶給人”音質溫暖”的感覺,而數位錄音正好相反,這是因為類比錄音以人為方式排除了自然應有的噪音要素,也就是說噪音不盡然該被排除,而在自然環境下,與人的聽覺具有高度同質性。所以有一種看法是將噪音當作宇宙的混沌而加以肯定。

一種論點如阿塔利: “音樂是噪音的和絃化(噪音的去宗教儀式化)”,另一論點(噪音既非排除對象亦非遠古惡靈復活 而從文化或訊息的價值去捕捉): 布洛斯”拼貼論”或榭爾的”寄生者”等噪音定義,有時與體制衝突,有時反而被體制收編成為具有刺激體制運作活性化作用的共生性要素,所以”噪音音樂”的”第三種價值”將是今後值得注目的議題。

Merzbow on Noise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