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 Zuvia 的囈想十日談 第一日:脫殼在四月

<十日談>,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作家喬萬尼·薄伽丘所著,以十四世紀黑死病橫行的的翡冷翠為背景,三男七女為了躲避瘟疫避居到市郊的山間別墅,在酷暑中為了排遣解悶因此約定彼此一人一日都要講述一個故事,一共十日。這些故事批判當時宗教與權貴的腐敗、歌詠愛情、譴責禁慾,成為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的代表作品。

雖然可能無法像作為經典的十日談一樣寫滿暢快淋漓的一百個故事,但至少承載著這樣的隱喻,我也想試著從皮繩愉虐的世界中,談出點饒富況味的事情。

而囈想十日談的第一天,就從脫殼日談起吧。正好這次四月的脫殼很幸運的有好朋友Andrew Huang在我嘗試一些新技法的時候幫我拍了照片,就一併分享給各位。我自己不大敢說自己「師承」了誰,畢竟在繩縛的風格上我還有很多在摸索的地方,技藝也才剛算是勉強在百般鍛鍊後,方能登上大雅之堂的程度。剛開始學繩縛的前一年半小林人在國外,那時候教我最多的是妮可,後來妮可去了日本,換成小林教給我最多東西。因此若真的要說「師承」的話,或許廣義的來說可以算是師承了皮繩本身吧。若沒有那個在台灣試著開展BDSM社群的皮繩,我想作為一個還在為了碩士學位努力的人,我不會有機會接觸到關於日式繩縛的這一切。

DPP_10001_C


所以對我來說,在脫殼日我從來不覺得自己是在「表演」,一來是因為在成果上,總覺得自己在脫殼日很多的吊縛都是在做一些新的嘗試,無論是和新的人合作或是試新的想法,那都還是很Raw、在節奏上充滿了瑕疵的東西。要說這樣的呈現有符合「表演」或「秀」的資格,那在標準上也未免太輕鬆了些。真的要看到表演的話,我個人還是建議各位有機會能來皮繩的正式演出多看看,絕對會有更讓人驚豔的呈現。

當然更重要的一點是在心境上,我覺得自己在脫殼日的時候並不把自己視作一個表演者,畢竟一開始我們一群人,包括小林、梅子等皮繩的朋友在想著從以前需要報名的Munch,改變到現在自由來去的脫殼日,所希望的也就是一個不分主客、讓所有的人都能盡情玩出自己的可能性、玩出自己覺得盡興的場合。而我也是抱持著這樣的心情在脫殼日上做我想做的事情,僅此而已。

常常看到有些朋友說「我怕生、不敢來脫殼日」、「我不會和別人講話」、「我沒有屬於自己的S/M、不會繩縛,所以不知道來做甚麼」、「我比較喜歡少數人的親密互動、不喜歡公開場合」,但對我來說,所謂的脫殼日並不是一個炫耀誇富的場合,它就只是一個試著凝聚出某種社群的地方。交換喜歡的事情、玩自己所熱衷繩縛、Spanking、充滿綺想的衣服。就算只是就只是單純的來到這裡那也很好,交換想法、找到自己感興趣的人或訊息,如果可能的話,也認識朋友。我並不抱持炫技(甚至炫人)的心情,只期待一方面能在這個放鬆的場合玩自己喜歡的事物,另一方面也期待認識和自己有同樣興趣的人。

純粹的認識朋友,在心態上其實和找S/找M很不一樣的,而且往往可以很明顯的在互動中被感受到其中的差異。那是一種可以一起發想些甚麼、讓一些甚麼成為可能的感覺。其實我一直相信在歐美有這麼豐富的社群文化、能開自己的SM市集、有自己的SM遊行,這不單單是靠一兩個人就能達成的,而是要試著真的凝聚出一種不僅是在「找伴侶」的「共同體」想像,豐富的文化才有可能付諸真實。

這也是為什麼皮繩愉虐邦要投入這麼多的心力在維持各種「公開」的活動、講座、展演,而非純粹只做為一個私相授受的SM俱樂部。因為我們相信也期待著「社群」這件事在台灣的可能性。

DPP_10003_C

DPP_10004_C

DPP_10008 _C
DPP_10008 _C

DPP_10006 _C

 

DPP_10007_C

 

DPP_10009_C

在〈de Zuvia 的囈想十日談 第一日:脫殼在四月〉中有 203 則留言

  1. 很贊同這樣的說法,之前我說「表演」確實有不正確的含意在,很抱歉。
    不過也因為有你們這樣的互動,才讓脫殼曰增添了更多的光彩。
    更能讓在場的同好一起醱酵,社群的力量也變得更加的堅定強韌。
    很謝謝你們喔!

    原本我也就是抱著去喝喝酒,感受一下眾多同好齊聚一堂的感覺,
    只是萬萬沒想到收獲居然超出我的預料,除了認識好多朋友以外,
    還見識到了很多台灣買不到的道具 (笑)

    總之第一次參加聚會,就覺得好棒呀,果然脫殼日是會上癮的呀。

  2. 『在歐美有這麼豐富的社群文化、能開自己的SM市集、有自己的SM遊行,這不單單是靠一兩個人就能達成的,而是要試著真的凝聚出一種不僅是在「找伴侶」的「共同體」想像,豐富的文化才有可能付諸真實。

    這也是為什麼皮繩愉虐邦要投入這麼多的心力在維持各種「公開」的活動、講座、展演,而非純粹只做為一個私相授受的SM俱樂部。因為我們相信也期待著「社群」這件事在台灣的可能性。』

    寫得真好~

    另,小梅好漂亮~

  3. 很榮幸脫殻那天看到你的大作,真是精彩!
    看到你這篇感性的文章
    感覺到你對社群充滿著熱情
    無法幫忙什麼事
    只能在這裡為你加油
    你的理想也是大家的共同的理想
    希望有一天能實現這小小的夢想

  4. 四月的脱殼日,很高興可以和小D握手,看他把美艷的小梅綁吊起來,就已經不枉此行,有機會一定要再來,也要再跟小林學習!

  5. Suerb bloog yoou have herde butt I waas wondering iif you
    knesw oof any forums thzt cover tthe same topics discussed here?
    I’d eally love to bee a part of community where I ccan get feeddback from otyer knowledgeablpe individuals that
    share the same interest. If yyou havve any suggestions, pleazse let
    me know. Thanks!

  6. We are a group of volunteers and starrting
    a new sscheme in ouur community. Your website ptovided us wkth valuable ihfo tto work
    on. You’ve done ann impressivce job aand our entkre communioty wwill be thankful to you.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