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實在覺得自己在繩縛的技藝上才勉強稱的上剛入門,對於舞台表演也只是稍有涉略,所以自然不能悠哉的「想到甚麼就順理成章的安排一下」,到八月底時才抓個大概的流程就半及興的上了。要練舞台呈現,也要練繩縛,更想慢慢的摸索出屬於自己在這一個領域的風格來。
我向來不是個能率性的大開大闔的人,所以一開始是朝著「行雲流水的細膩」這樣的想法去發展繩縛這件事情。雖然有時候能稍微的領會到那種「出神」的感覺,但大多數的時候還是神高手低,各種小細節的失誤總是成為斷點一般的存在,另外就是不確定「甚麼部位可以快速抽繩不會讓受方覺得痛」這件事也還在不斷摸索(雖然是越來越有想法,堪稱寬慰)。之前在跟著排練卡米地的緊縛繩宴時,曾經半開玩笑的試著也搭「追追追」的音樂來練習,結果自然是整個節奏被難以追趕的音樂拉走,亂成一氣。
所以就來練習吧。
搭著選定的音樂練習的側吊。沒有刻意的跟節拍,就是試著抓到某種質感。我自己選的音樂大都來自一個叫做「睡蓮」的日本樂團。大致的風格就如他們的幾張專輯的封面:優雅、憂鬱、迷離,還有一點頹廢的風格,有幾首歌還混入一點梵音的色彩。
其實後來進入細節調整的時候就完全忘了音樂這件事情了。高手小手縛的功力怎麼樣果然一吊起來馬上立見分曉。第一次懸吊時C說「離地的瞬間馬上手臂就麻了」,後來發現是收束上胸繩的扣環在作的時候忘了把扣環貼齊身體。就這樣一個小動作決定了吊縛的成敗。
接下來的幾次吊縛在經過修正後就進行的順利多了。也趁機花了一點時間和C確定大腿兩個繩圈的位置、調整上胸起吊的高度讓腳可以在柔軟度的範圍內打直,也試了小林之前教過我的快速抽繩技巧。但不知道是因為繩子還是不夠滑或者是其它的因素,除了抽起來還是會卡上一兩次外,手指也真的被磨得很痛。不過也總算知道小林為什麼表演時會擦到整隻食指嚴重破皮,畢竟是拿手指對麻繩的摩擦力來抽繩。
最後附上比較滿意的一張照片。後腳或許可以再勾的更好一點,感覺這樣還是略鬆了。
另外還有一個小插曲,就是吊縛的時候要專心吶……..我發現這件事好像不是那種會全然被記憶在身體裡的事情,因為每次的程序還是都會依照繩路走的差異而有一點不同,所以永遠會需要不斷作觀察並思考如何調整,順著直覺一路走下很可能會造成意想不到的意外。今天某次試吊時一面吊一面很順的和C開始聊起天來(不知道是因為我潛意識中很怕受方無聊,或是我們真的有太多話題可以開),總之是當我認為我完成側吊後,C表示「怎麼這次花了這麼久」。當我心裡困惑的想著這次整個過程應該還算流暢時,C又接著表示「到現在都還覺得腰的地方很撐」。我仔細一看才發現剛剛光顧著聊高等教育的困境,整副側吊竟然缺了最中間那根腰繩。
「那個……大姊,你會覺得撐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
「為什麼?」
「因為我忘了作腰繩。」
然後放下來之後,初心繩師馬上就被他的受方打….
你們是怎麼聊到高等教育去的(汗